生活讀行

攀岩高手-川七(落葵薯) 植物手記10

我家老爺世居陽明山,常被稱為「草山原住民」,幾代種柑橘,以前阿公還養國蘭,在老家周邊都是竹林和各種闊葉樹,上面攀爬了各種藤蔓。認識他之前,台北聳的我,只看過餐廳裡以蔴油和薑炒的川七,非常喜歡點這道野菜,常被人家警告說有些狀況不能吃,其實是被搞混成中藥的三七了。

川七是落葵科,據悉可改善血糖。在老爺老家第一次見到活生生的川七,碩大無朋厚實的深綠葉子,興奮已極,每次都要採個一兩袋。但婆婆的餐桌從不會出現川七或任何野菜,後來才知道若是原住民,特別是阿美族人,八成早就把四周的野菜用得淋漓盡致了。可能閩南人習慣吃種植出來的蔬菜,那肥碩無比的川七就任它恣意亂長。
老爺似乎也不太愛這味野菜,以前偶爾兩人上市場,每回想買川七,肯定被他制止:「幹嘛買?山上到處都是!」問題是幾時回山上呢?吃東西本來就是一時衝動呀。既然不給買,當然還是看到就採囉。農家出身的老爺對農沒啥興趣,倒是我這標準城市長大的女子有著濃濃的農魂,在工作之處旁邊赫然發現了川七!而且是在無人管的巷弄裡,我估計它是從對面人家飄來的籽實,順土就開始落地生根,往上攀爬。
近日逢秋,川七開穗狀白花,正是洋落葵,也稱落葵薯。只要有一小塊成熟的塊莖,人稱零餘子就可以蔓生出好大一叢,甚至當珠芽成熟後,蹦落到任何牆角,只要有點土,也照常茂盛;以藤蔓扦插也可活,足見它生命力的強韌。

通常落葵指的是皇宮菜,枝葉也是黏稠的,但洋落葵則指的是這種攀緣性甚強,常纏繞著其它植物,因生長迅速,密密麻麻包住其它植物,使被攀爬的植物無法行光合作用而致死,我們稱它為洋落葵(Anredera cordifolia(Tenore) van Steenis,俗稱為川七、藤三七以及串花藤。
1976年洋落葵從巴西引進台灣,幾經栽培馴化,現遍佈全台灣各地,從平地到低海拔區。它的花序呈毛茸狀的長穗狀花序,成熟植株的葉腋上及莖基部可長出瘤塊狀的綠色無性分生芽,人們稱為珠芽團。
洋落葵的瘤塊狀珠芽像極了川七這種中藥,也正是雲南白藥的主要成分,雲南人叫三七,分類上被歸為五加科人蔘屬。因為洋落葵屬藤蔓植物,因此以「藤三七」區隔中藥三七。
大約在1987年左右,開始大量出現在台灣的炒菜店裡,其實是從山產野菜餐廳開始流行,一概稱它為川七,可能是真以為是雲南白藥的藥材,起初頂貴的,在當年的物價水準下,小小一盤就要100元起跳。或許因為繁殖力太強了,川七價格逐漸平穩。
這種植物的侵入性極強,澳洲政府已將它列為不准買賣的植物,只是它太會長,一旦引進,就像小花蔓澤蘭一般,請神容易送神難。
上回採了一些,就隨手擱著,三天無水,它的葉子依然飽飽的。今早採了一些,看它生長的範圍又擴大了,很替這棟樓房擔憂。

留下一個回覆